去哪儿?从不是“路”决定的,而是由你自己!——访摄影师郑新华
本刊记者:杨静
每个人的心都向往远方和自由 郑新华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对摄影有浓烈的兴趣,以摄影会友,以摄影丰富生活。退休后,秉承着爱生活,爱艺术,发现美,诠释美的情怀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摄影艺术中来,在努力提高摄影技巧的同时,注重从美学、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提高对摄影的认识,让自己的摄影功力有进一步提升。
那些停不下的脚步总是朝着一切美好的地方前进
在摄影师看来
无论置身荒野还是人海
都不会感到孤独
因为手中的相机不会离去
用镜头承载梦想
Q:郑老师您好!您的作品《古都新貌》参加了2020年北京摄影周,并且两次被选入在室内馆展出,如今也被中国当代艺术馆收藏,我们很关切是什么原因让您与摄影结缘? A:摄影成为我的爱好,主要源于52年前我参军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当时我被分到基地摄影洗印室工作,从此我开始与镜头胶片摄影机打交道,并且很快喜爱上这份工作,为我国的国防科研做贡献。退伍后一直保持着这个爱好,从拍照,冲洗,最后到放大都是自己动手操作,我很享受这份快乐,乐此不疲。如今发展到数码时代,虽然年龄渐大,但是我依然背起相机走南闯北。拍摄大自然,拍摄美好生活。 《巴丹吉林沙漠里的庙宇》 《藏北风光》 《黄山雪霁》 《静静的抚仙湖》
寻找不一样的构图
Q:您的很多作品来源于生活,能分享一下您在创作过程中哪次经历最让您难忘吗? A:在我的拍摄创作中最令我难忘的就是2017年9月,我与同样爱好摄影的朋友们自驾西藏,来到那曲羌塘国家级保护区。在广阔的荒野上藏野驴和野牦牛悠闲的散步,蓝天白云下苍鹰展翅翱翔,向四周望去一幅幅壮美的图画出现在眼前,大家兴奋的跳下车贪婪地用相机拍摄这美景,忽然远处一头野牦牛快速地向我们奔过来,啊,这是头被激怒的公牛,快上车,快跑……野牦牛不依不饶的追赶,那气呼呼的愤怒样子令人难忘。继续前进就来到了保护区的核心位置普诺岗日冰川,海拔6500米的高度,高山反应明显加强,我们缓慢的走在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冰川。我们手中的相机依然是拍,拍,拍。这就是摄影人的执著,这就是摄影人的精神。 《田园》 《雪山牧场》 《悠闲》
开始思考是成功的预兆
Q:您是《新时代摄影》杂志的签约摄影师,也在2020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摄影师”,作为一名优秀摄影师,您怎么理解摄影? A:作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要熟练掌握自己的相机还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观察和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美景,还要善于主动寻找有利的位置,角度,光线等等。比如我拍摄的古都新貌这张照片,就是我找到方庄那座可以自由上下的大厦在一个晴空万里的一天上去拍到的。也是我很满意的一张作品。 《珠峰雄姿》 《等待》
各有不同,各有优势
Q:现在摄影技术日渐成熟,大多数人用手机就可以简单的拍照,您觉得用手机拍出的作品和专业的数码相机拍出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吗? A:现在,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相机进入了数码时代,手机的普及让更多的人成为摄影人,人人拍,时时拍,处处拍,成为现代人的特点,手机也是相机,当然也可以拍出好的作品,而且手机有专业相机没有的优势,比如轻便,出手快,等等。受到人们的喜爱,很多专业摄影师也用手机拍摄。总之各有各自的优势,各自的长处。 《百年老石屋》 《建水的十七孔桥》
追求心之所向的远方
Q:您认为摄影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您的拍摄风格是什么?怎么定义自己的风格? A:摄影中最核心的要素,这个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一幅好的作品在立意明确主题突出。构图合理,用光考究就可以拍出漂亮的作品。所以当我们举起相机的时候脑子里就要思考你的长方形相框要捕捉哪些景物,他们处于什么位置,或如何调整他们的位置。再考虑光线的方向及强度,要想拍摄出好的影像作品。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我想作品一定会赏心悦目的。 《催马扬鞭尘飞扬》 《荒原上的藏野驴》
走更多更广的路
Q:您对自己的摄影之路有什么期盼或者是规划吗? A:我有一个想法,以前在自然光下拍摄的比较多,今后想在室内布置一些影室灯多拍摄人物,静物拍摄来拓展自己的摄影范围,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能有所提高。 《拉卜楞寺我的家》
结束语:
每一次快门的按下都是在与世界对话
获得由美赋予的感动
愿一切被定格在时光里
不再有熄灭的从前,不再有缺席的未来
于每一天的自己,于每一刻的生命
我们在彼此倾述的过程中努力建立一个图片语言去表达和记录
摄影是一场旅行,我们都在路上